2026武汉国际汽车材料展即将启幕,轻量化技术将如何重塑未来出行?
聚焦新材料与智能制造:2026武汉汽车轻量化材料及装备展览会亮点前瞻
碳纤维、铝合金、高强钢齐亮相!2026年9月相约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聚焦汽车材料与轻量化技术的行业盛会——2026中国(武汉)国际汽车材料、轻量化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汽车材料专业展会之一,本届展览将全面呈现全球在汽车新材料研发、先进成形工艺、轻量化零部件集成以及特殊连接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吸引来自整车制造、材料供应、科研机构及城市交通系统的广泛关注。

这场为期三天的专业展会,不仅是一次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交流平台,更是洞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命题。而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路径之一,正是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来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本届展会所涵盖的内容显得尤为关键。
展会设置多个主题展区,覆盖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在“汽车材料”专区,观众可近距离了解高强钢、超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势与发展动态;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生物基材料、改性树脂等非金属新型材料也将集中展示,展现其在减重、耐腐蚀、提升能效方面的独特价值。此外,包括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密封材料、黏合剂在内的功能性辅助材料同样不容忽视,它们虽小却在整车安全性与舒适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轻量化加工技术与设备”板块,一系列前沿制造工艺将同台竞技。冷成形、热成形、液压成形、辊压成形等高效成型技术,配合激光拼焊、柔性切割等精密加工手段,正不断突破传统制造边界。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复杂结构件的一体化生产成为可能,大幅提升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轻量化元件与模块”展区将集中呈现已进入试制或量产阶段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无论是全铝车身架构、铝制底盘组件,还是采用塑料替代金属的功能部件,都在用实际案例诠释“以材赋形”的设计理念。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箱体、电驱系统壳体等关键部件的轻量化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续航能力与整体性能表现,因此成为本届展会的重点关注方向。

与此同时,“特殊材料结合技术”专区则聚焦异种材料之间的连接难题。面对钢铝混用、金属与复合材料结合等现实挑战,激光焊接、摩擦搅拌焊、超声波钎焊、扩散焊接及高强度粘接技术应运而生。这些先进连接方式不仅能保证结构强度,还能有效避免因材料差异引发的电化学腐蚀问题,是实现多材料车身战略的核心保障。
除了硬件展示,展会还汇聚了众多OEM厂商、仿真设计软件提供商及系统集成服务商。他们带来的数字化设计工具与模拟分析平台,正在加速产品开发周期,提升轻量化设计的精准度与可靠性。借助虚拟验证与数据驱动优化,企业可在早期阶段完成材料选型与结构测试,显著降低试错成本。
组委会:李凯 安娜 177 4355 0392 177 4355 1560
V :expo-Mrli V: EXPO-ANNA
❶❼❼⓸⓷❺❺尾号⓪❸⓽❷或❶⑤⓺⓪
展会组委会李凯为了给您提供更准确的报价,建议您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李凯,或者您也可以通过拨打组委会李经理的电话(电话号码已以数字形式隐晦给出,请注意识别:壹柒柒-肆三五五-零三玖二或壹柒柒-肆三五五-壹伍六零))来咨询参展费用的详细信息。
本次展会的目标观众广泛,涵盖轻量化乘用车与商用车制造商、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单位、物流企业采购负责人、各省市公交系统代表以及建筑工程与市政设施建设相关技术人员。无论是寻求供应链升级的企业决策者,还是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研发人员,都能在这里找到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与合作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会选址武汉这一中部交通枢纽城市,充分体现了对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聚效应的认可。武汉本身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布局,加之国家政策支持与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正逐步成长为我国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可以预见,2026年中国(武汉)国际汽车材料展将成为连接技术与应用、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重要桥梁。它不仅展示了当下最前沿的材料科技与制造能力,更预示着一个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出行时代正在加速到来。2026年9月,让我们相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共同见证汽车轻量化浪潮下的每一次突破与变革。